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社科院心靈捕手星期三 與拖延症共處

日期 : 2023-05-25 單位 : 社科院
【社科院訊】
人生總是被死線追逐,逼至絕境後再一鼓作氣完成待辦項目?社科院於5月24日午間舉辦心靈捕手星期三講座,在社科院院導師林士淵的主持下,邀請本校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師李清茵,帶領現場參與師生認識拖延及其應對方法。

李清茵以前一晚不斷思考講座內容,當日三點半起床修改簡報的個人經驗作為講座開場,表示自己如同因論文苦惱的研究生和作業拖到最後才開始寫的同學,也有嚴重的拖延問題。引用研究動機與行為學者皮爾斯.史迪爾所述「違反自身最大利益的延遲,就是拖延」,李清茵表示人們把應先完成之事往後延遲的矛盾心態,原因在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目標,即是不動腦子的生活,符合大腦傾向於安心、安全感受的特性。然而,「故意不做」有時也反倒能幫助思緒喚醒,藉適度壓力作為事情推進的動力,由此得知拖延也不全然是件壞事。

拖延心理因子分為三類,「容易被外物吸引」、「無法立即看到成效」及「自信低落」,人們可能有過多負向自我看法而不敢付諸行動,也可能因為缺乏馬上行動的誘因而導致拖延,在現代網路發展下更增加許多外物分散大腦有限的注意力。李清茵認為拖延問題的產生並非現代人注意力變弱,而是誘惑變多,致使意志力無法招架,且注意力切換時平均需要23分鐘才得以回復狀態,因此在大腦實際上無法進行多工處理的情況下,我們能在發現覺察正要分心時告訴自己再十分鐘就好,透過延宕滿足方式使注意力一次維持在同一處,達到人類大腦系統最有效率的運作模式。

李清茵以進入試場注意事項為例,表示極簡化應試區域或預備鈴等環境準備皆可創造儀式感,使人在進入神聖區域後建立身分認同、轉換角色心態,相信自己會完成待辦項目。時間準備方面,應觀察找出個人黃金時段並設定具體行動時間,也切勿將自己逼得太緊以致反效果。作業準備則需思考具體流程,將任務拆解成微型目標以小步邁進。最後,則是做了再說,若因為選擇太多或執行困難而陷入選擇障礙,可以思考先處理困難之事以輕鬆面對後續,或是藉解決小事來燃起推進動力及成就感,何者較能讓我們持續動力。

養成習慣正如骨牌效應,首先應找到並執行容易的小事情,在看到微小進步後持續累積自我效能感,接著在具備基本能力後以積木效應去堆疊交集出新能力。藉接續力去建立自我儀式培養微小習慣力,利用獎力鼓勵或懲罰做出好壞行為的自己,發揮追蹤力製作觀察紀錄以認識自我拖延模式,立即力去馬上投入可辦到的事,李清茵提出以上習慣四力,期望大家都能如願培養出不拖延體質,也鼓勵同學「決心成為自己,是一種英雄氣態」,提醒要用善意觀察自己,同時提升自信體質。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