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傳播學院╳社會科學學院 跨領域觀影《再會啦白宮》

日期 : 2022-05-09 單位 : 社科院
【社科院訊】
1967年的嘉義水林,美軍在縣府的同意下蓋起了一棟精緻白磁磚房,當地人暱稱為「美國白宮」。這座白宮裡,沒有政治人物,只有研究人員和護理人員,以及當地招募的一批男嬰。進出這座白宮的,則是忙著騎腳踏車穿梭田間,給孕婦送罐裝美國牛奶的年輕臺灣女性。

在廣電系主任許瓊文及老師陳儒修的促成下,傳播學院院導師與社會科學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,於5月5日晚間聯合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跨領域對談,以逢甲大學副教授、政大廣電系校友、導演李建成的最新紀錄片《再會啦白宮》為主題,邀請到以研究國際援助著名的國家發展研究所老師劉曉鵬,與導演於傳院劇場映後對談。活動由傳播學院院導師林玲遠與PPESA召集人翁燕菁聯合主持。

疫情升溫,原本報名額滿的活動,仍近五成滿座,吸引包括社科院院長楊婉瑩與傳播學院老師王亞維等師生出席。導演的父親曾於「白宮」服務,但卻不清楚美軍為何選擇了當年窮困的水林,也不明白為何臺灣政府檔案中毫無記載。一路的追尋,從水林、臺北到馬里蘭州,導演尋訪了當年於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水林工作站服務的經理、護理師,甚至喝過美國牛奶的母親與兒子,同時採集照片與口述記憶。從中研院到國家檔案管理局,最後飄洋過海,終於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檔案中,找到關鍵的資訊。

紀錄片以叔叔、阿姨們的溫馨重聚,取代了嚴肅的解謎。而劉曉鵬則將影片中「是美援還是美軍」的謎團,帶入歷史脈絡中,幽默地引領觀眾走入1970年代越戰前後的臺灣。他笑說本來以為是學術與談,反覆看了好幾次電影做功課,最後第一次見到導演本人竟覺得已經很熟了。他多次親訪國際援助且熟知美軍駐臺史,從社會科學批判的觀點,指出相同的營養研究背後有其殖民意識,從國內的有色人種到海外的非我族類,這類以救世者姿態包裝的計畫,都可能是因應國內需求(例如農產品過剩)與海外利益(例如越戰佈局)的策略之一。

劉曉鵬最後甚至建議,這部片應該可以結合殖民論述拍成劇情片,獲得全場觀眾的贊同。而李建成以相見恨晚形容當晚的對談,笑言早該回母校一趟。七年的策劃與拍攝,在院線上映前夕,他回到母校面對全場觀眾的熱情提問與發言,暢談拍攝的心路歷程,也將影片所捨棄的種種細節,一次滿足觀眾的好奇心。整整一小時半,從影片敘事的取捨到歷史架構的鋪陳,不只是社會科學與電影藝術的對話,也是國際政治與人文情誼的交織。

意猶未盡的夜,在李建成慷慨贈送電影周邊小禮物的驚喜中落幕,並宣布《再會啦白宮》將在5月20日於院線上映,歡迎政大師生優惠包場。與會的傳院與社科院師生遲遲不忍散去,簇擁著導演繼續各項話題,直呼一定還要再合辦一次這樣火花四射的對話。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跨領域的表現,而紀錄片更是如此。傳院導師與PPESA,邀您一同期待下回合的煙花燦爛。
瀏覽數: